大学生村官建起千人志愿者队伍帮残障人就业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9-06-28 浏览

  在房山区良乡镇南刘庄村的温馨家园里,有全镇45名智力和精神残障人士,平常,大家在这里吃饭、交流、进行体能和智力康复,井然有序。也许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竟是一名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任高旗。这名大学生村官,用自己的坚持扎根农村,带着残障人士走出封闭状态,逐渐参与到社会交流和互动中。

  任高旗带领残障人士做自己开发的“运动生活生命健康操”。

  “新官”上任 办免费跆拳道班教孩子

  29岁的任高旗(见图中)岁数不大,但头衔不少,名气也不小。他是良乡镇南刘庄村主任助理、良乡镇温馨家园法人、房山区羿行残疾人服务协会会长。

  2011年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任高旗考取了南刘庄村主任助理一职,当起了村官。本身出生在农村的他对于农村生活并不陌生,可主任助理这个职务,对于一名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不小压力。

  为了尽快适应新工作,他除向村里其他干部请教外,还亲自走访村民家摸情况。在走访中他得知,不少家庭都为学生寒暑假没事到处乱跑而苦恼。原本曾是跆拳道国家一级运动员的任高旗突然萌生个想法,“不如我开个免费跆拳道训练班,既能让孩子们强身健体,培养点业余爱好,还能给家长们减轻点负担,况且这对我来说不是啥难事儿”。

  该想法得到村主任的肯定和村民们的响应,几个寒暑假下来,跆拳道班办得有声有色。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也慢慢被村里人熟悉。任高旗说,“感觉就像回到自己的村里一样,秧歌队的排练、选音乐、找视频,村民家里修水管、修电器,甚至收庄稼,只要缺人手大家都找我,后来我干脆买了辆自行车满村跑。”

  接触公益 一起打滚亲近残障人士

  任高旗工作的南刘庄村村委会旁边有个小院子,是良乡镇残疾人康复中心,叫“温馨家园”,这里集中了来自附近几个村的45名智力和精神残障人士。

  任高旗回忆,“工作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我第一次进去时吓了一跳,本来应该进行康复训练的残障人士一个个精神涣散。有的情绪亢奋满院子跑,有的一言不发坐在院子角落里,脏兮兮的也没人管。”这些人的状态让当时不满25岁的他既惊讶又难过,“我当时有点被吓蒙了,但心里想,他们应该生活得更好。”

  此后,任高旗除了协助村主任处理日常工作,将一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温馨家园中。“首先就得融入他们”,任高旗意识到,这件事难度可不小,因为智力和精神残障人士不仅多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对外界也十分抵触,“开始没人愿意和我说话,我就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生活,有时候也和他们一样在地上打滚,慢慢他们就觉得我是自己人,放下了戒备心”。

  “但这只是第一步”,任高旗说,他的目的是改变现状,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改善精神面貌。“后来我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教他们搏击训练、学做广播体操、制作手工艺品等,还组建了搏击表演队”。两年下来,温馨家园中的残障人士从之前简单的“被看护”逐渐进入了“身心康复训练”阶段,过去生活需要完全依靠家人陪伴的,现在逐渐可以生活自理,“家住得近的甚至可以骑电动车自己来,家人看到这些变化也高兴得不得了”。

  壮大力量 成立起千人志愿者队伍

  任高旗自己也没想到,温馨家园只是他公益助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当他真正接触这个群体,走入这个群体后发现,自己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因为残障人士不都在温馨家园,就拿我们周边的村镇来说,一些情况更加特殊和严重的人根本没法出门,他们更需要帮助”。

  于是,任高旗想到要组建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他在网上发信息、打电话邀请,但都不奏效。“我们附近有大学城,发动高校学子不是一个好方法吗?”这对任高旗来说不难。他利用业余时间和学生们一起打篮球、吃饭,邀请他们参与志愿服务。3个多月后,一支由北京工商大学红十字会100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首先加入到了助残行列。截至目前,已有6所高校1000余人加入助残行列。由这些年轻人作为主要力量的房山区羿行残疾人服务协会随后成立,目前,他们每周一、三、五下午都活跃在温馨家园和困难残障人士家。

  今年4月,任高旗和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的志愿者带着残障人士走进大学校园,“志愿者带着大家逛校园,看图书馆,进教室,残障朋友特别开心,他们也有大学梦”。

  继续事业

  期满继聘气跑女朋友

  2014年7月,三年的服务期结束,任高旗又面临新的选择,“我当村官期间爸妈来探望过我几回,每次都见我背个书包骑个车村里到处跑,心里不是滋味儿。在他们眼里,我从农村考上大学,不就为了留在城里有个稳定工作、成家立业吗?可现在竟然还生活在农村,好像并没太大出息似的”。除了父母希望他离开,已经谈了6年的女朋友也一直盼着任高旗回城工作。

  但几番思想斗争后,任高旗觉得自己在南刘庄村这份事业还没做完,不能走,“我选择了续聘,村里人都挺高兴的,我父母也只能尊重我的意见,但女朋友最后还是分手了”。

  任高旗从此干脆扎根温馨家园,小院内一间10多平方米的屋子成了他的“家”,一个简易隔断将“家”分成两部分,外面一桌一椅一电脑组成他的工作室,里面一张单人床塞满了整个空间。

  此后,任高旗的名气也更大了,周边村镇的残障人家庭都知道南刘庄村有个小伙儿可以为他们排忧解难,可以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

  多方奔走

  开拓梨园帮残障人士就业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任高旗和温馨家园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残障人士可是忙坏了。早晨还不到6点,大家就穿好防蚊虫叮咬的长袖衣杉、戴好遮阳帽,进入一片梨园。铲杂草、除败枝,在9点气温升高前将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片梨园是任高旗从去年开始为残障人开拓的创业就业试验基地。“春天我们向社会公开征集梨树认捐者,每年300元大家认捐一棵树,来年结果了可以将所有果实摘走。这300元就用于梨树的养护和残障人士劳作的工资。一方面可以让社会上更多人参与到助残行动中,另一方面还帮着残障人增加了收入”。

  8月,温馨家园的爱心梨结果了,连续几个周末梨园热闹得像过节一样。北京晨报记者见到任高旗时,小伙子被晒得黝黑,少了稚嫩,多了担当,和残障人士打成一片。

  梨园采摘接近尾声时,任高旗又奔走着联系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加工一次性尿垫,与餐饮公司合作加工一次性餐具,与食品公司合作加工月饼包装盒,“残障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工资,有的人现在每个月都能挣上千元”。

  康复训练和技能培训也没落下,他自主开发的“运动生活生命健康操”已经被越来越多残障人所学,开办的营养面点教学课正在让更多残障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心声

  扎根农村内心很满足

  任高旗曾先后荣获“全国乡村道德好青年”、“北京市助残优秀个人”、“房山区助残优秀代表”,被评选为2017“北京榜样”上榜人物,本月,他又刚被评为“首都优秀社工”。

  “累确实是累,白天要靠体力干活,晚上还要总结和规划,每天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任高旗说,虽然同龄人大多在城市闯荡打拼,但自己在农村并不觉得寂寞和后悔,“能给需要我的人带来帮助,给需要我的地方带来生气,我挺满足的。”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 张静姝/文 任高旗/供图

声明:凡本站转载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旨在分享。如对版权有任何疑问,可电邮联系cjrjob520@126.com.